
 坐看云起 | 等级 风云使者 积分 1421 经验 16284 文章 1355 注册 05-03-11 10:28
|
|
 |
发表 2007-03-13 10:39:00 人气:1065 
男词人好逐车,看看女性又是如何对待此事。 永遇乐
落日镕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 ,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 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 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 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 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 下,听人笑语。 「三五」指十五日,即元宵节。唐宋词人偶以数字为文,如「九日」,直指重阳。而「中州」通常指九州之中的河南。 这是女词人李清照丧夫后,晚年的作品。所以有「人在何处」之叹。北宋灭亡,南宋都城由汴京(河南开封)迁渡至临安(今杭州),李清照先前就已避难至临安。她从别人邀约赏灯而回想起当年在河南赏灯的模样,再哀叹自己年华老去,作品的层次分明。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就是描写当时妇女如何在上街被逐车前的打扮,如今则因伴侣已逝,憔悴到连夜间都不敢出门,真是女性莫大的悲哀。可是李清照把这悲哀写成「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有强作欢笑的委屈,更是让人动容。 李清照以女性身分,记录了当时逐车游戏女方活动的神态,虽没有上街的种种动作,却已看出当时妇女很重视乘车上街这件事,装扮起来也很费事,帽子要铺翠,还要用金纸剪花,连腰带也很讲究,已婚者如此,未婚者更甚,无非也期待在街上被更多人逐车,再从当中挑个意中人,不是随随便便就登了车、上了街。 李清照此词作于北宋末年,除了自身的际遇,也对当时北宋遭受外敌侵犯,民生动荡不安而有许多感受,不单纯是丧夫或红颜老去的哀痛。南宋末年的词人刘辰翁也曾以「永遇乐」作词记元宵夜的感受,他在序中说,他连续三年读李清照的「永遇乐」元夕词,每次都哭了。刘辰翁第一次哭的隔年,南宋也被元朝忽必烈灭了。 文人从元宵盛事的变化,体会到国仇家恨,超乎爱情游戏的范畴,有时光从文字的表象是看不出来的。无论如何,这样的全民活动,多少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部分面貌,正是文学本质所需。
在结束「逐车」前,还可以看看周邦彦的作品,看他讲究音律,精雕细琢这元宵夜的逐车情景: 解语花
风消焰蜡,露浥烘炉,花市光相射。桂华流 瓦,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衣裳淡雅,看 楚女、纤腰一把。萧鼓喧、人影参差,满路 飘香麝。
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钿 车罗帕,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年光是也 ,惟只见、旧情衰谢。清漏移,飞盖归来, 从舞休歌罢。 这也是和李清照一样,回忆都城元宵夜的情景。「烘炉」指花灯,「桂华」指月光。古时称「姮娥」,避汉文帝讳,改称「嫦娥」,此处的「素娥」也指「嫦娥」。 关于「看楚女、纤腰一把」,是因为楚灵王好细腰,宫女争相束腰,楚王也建「细腰宫」,后人称「楚腰」即细腰,唐杜牧:「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楚腰已泛指女子;掌中轻指剑,一说指身轻如燕、可在掌中跳舞的美女。 周邦彦这作品十分典雅,把元宵夜的美景述尽,动情的地方只有「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很有意思。男子逐车,车起尘土扑面而来,原是很辛苦的,但是为了心上人,也只好忍受这「暗尘随马」,只因心已随美人而去。 周邦彦是北宋大词人,深通音律,颇为宫廷倚重,有一段风流韵事,据说和宋徽宗这风流天子有关,是另一种爱情游戏。
|
  |
相关帖子 | |
少年游 并刀... (坐看云起,848,2007-03-13 10:40:24) | 江城子 浣花... (坐看云起,1152,2007-03-13 10:42:26) | [ALIGN=CENTER]... (坐看云起,1196,2007-03-13 10:45:13) | 「苏门四学... (坐看云起,1036,2007-03-13 10:47:48) | 和秦少游、张... (坐看云起,1029,2007-03-13 10:49:48) | 回到「魂梦」的话题,唐... (坐看云起,1021,2007-03-13 10:50:57) | 思帝乡 春日游... (坐看云起,1094,2007-03-13 10:52:34) | 宋仁宗时,曾任宰相... (坐看云起,1346,2007-03-13 10:55:12) | 讲到情,从晏小山的痴情、秦... (坐看云起,809,2007-03-13 10:55:40) | [ALIGN=CENTER]第四... (坐看云起,753,2007-03-13 10:57:12) | 南乡子 野唱自凄... (坐看云起,1004,2007-03-13 11:00:18) | 回到「情」字... (坐看云起,798,2007-03-13 11:02:27) |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相关帖共有56帖 此页12帖 每页12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