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首页 >> 交流区 >> 论坛主区 >> 晓露青晖 >> 查看帖子 |
| |
![]() |
|
|
|
[COLOR=red]一) [/COLOR][SIZE=3]开光[/SIZE]是指有一定修行成就的人通过持印诵咒,加上给予特别的灵力来消除物品不好的磁场,赋予物品特殊的灵力,使工艺品一样的东西成为可以调整风水的物品或护佑自己的幸运物。 [COLOR=blue]二)[/COLOR] 开光是一种表示恭敬、隆重的仪式,并没有什么神奇的内容在里面。如果你能具足恭敬心、清净心和信心,自己也可以开光。开光的真正意义是启发自性光明,来自你的光明,而非其它,如果说开光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大概也就是这个了。 【开光】 (术语)佛像落成后,择日致礼而供奉之,谓之开光。亦曰开眼,或曰开眼供养。佛说一切如来安像三昧仪轨经曰:‘复为佛像,开眼之光明,如点眼相似,即诵开眼光真言二道。 《事师五十颂》中称“开光”为“圣住”,“圣住”为标准称呼,意为请佛菩萨安住。 [ 作者:净空法师 转贴自:http://www.amtb.cn/17/rsfj.htm ] 一般人在正式供养佛菩萨形像之前,都要举行一个开光仪式,开光究竟是什么意义?有没有必要?开光了,这个佛像就灵;不开光,佛像就不灵。到底什么样的人有资格去替佛菩萨形像开光? 这个问题,我们过去在讲经、讲席当中也多次的提到。现代一般开光,已经趋向形式、迷信,把开光的意义完全丧失掉了。实际上,开光这桩事情非常重要,它真正的意义,就是说明我们供养这一尊佛菩萨形像意义之所在。这个事情就如同我们世俗间一个伟人的形像,我们建筑成就了,举行一个开幕的典礼。在典礼当中一定要向大众说明,说明这个人他在世的时候,丰功伟业,他对社会大众的贡献,对国家民族的贡献,交待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使社会大众见到他的形像,就生起效法他的这种心念,这就是佛教开光的意义。譬如我们供养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这个像造好了之后,我们要启用,供养启用。在启用的时候,我们要向大众说明,我们为什么供养观世音菩萨,供养观世音菩萨意义是在那里?藉这尊像,开发我们自己自性的光明,所以不是人替佛菩萨开光,是佛菩萨形像为我们开光,这意思在此地。 如果说这一尊佛菩萨形像,请一位法师来给他开光,他就灵了,不开光他就不灵。因为有很多人找我去开光,给佛菩萨开光。我就老实告诉他,你不要供养佛菩萨了,他问为什么?我叫他灵就灵,叫他不灵就不灵,我比他还灵,你供养我就好了,你供养他干什么?你想想对不对?这叫迷信。所以我也可以去装模作样比划比划,我帮他这一比划,他就灵了,你们想想,我岂不是比他更灵吗?连这一点都想不通,那你是愚痴迷惑到极处。一个头脑冷静聪明人一看就恍然大悟,就明白事实真相。我说替佛菩萨开光,他就灵,这是欺骗众生,你们未免也太愚痴、太糊涂了,那有这种道理!所以开光是宣说这个佛菩萨代表的意义。譬如说供养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代表的是慈悲,把菩萨大慈大悲救度一切众生这个本愿宣说出来。我们供养佛菩萨,供养观世音菩萨,就要效法佛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这一种悲愿。所以见到观音菩萨的形像,听到观音菩萨的名号,就把我们大慈悲心引发出来。我们对于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要以大慈大悲,真正去爱护、关怀、帮助,这是这一尊名号,这一尊形像开发我们自性慈悲的光明,这叫做开光。所以是藉佛菩萨名号,开发我们自性的光明;藉佛菩萨的形像,启发我们自性的光明,是这个意思。决定不能搞错,错了,那你就迷信。迷,决定不能解决问题,唯有智才能解决问题。这个是学佛不能不知道的。 至于什么样的人,才有资格来给佛像开光,对于佛菩萨的经论、历史渊源,他所表达的意义,都能够通达明了,为大家解说清楚、解说明白,这就对了。绝对不在那些形式。每一种形式都有很深的教育意义,都要把它讲解清楚、讲解明白,才不致于趋向迷信,把佛菩萨当作鬼神来崇敬、来崇拜,祈求天地鬼神、诸佛菩萨来赐福,这是错误的观念,这是不正常的想法。 [COLOR=blue] 三)[/COLOR]其实,给石头开光容易,给人“开光”才难啊。 给晶石开光,无非就是激发晶石中的能量,用来辟邪护身而已,并不是什么难事。而给人“开光”才是真正的难啊,因为每个修佛者的思想都不同,要点拨他们大彻大悟,实在不是容易的事。 而且修佛不是容易的事,师傅必须时刻点拨弟子的修行。 不要把修佛看得太简单了,在家居士的修行,也是神秀偈语中的那种修行,就是顶多使得自己不造恶业,不堕恶道,给自己广种福田而已,并不能证得无上菩提妙道。 建议大家有空能看看仿佛居士写的《慧能大师传》,当可明白,修佛是多么的不容易啊。如果只是在家念经吃斋,保持一颗善心,终究不能使得自己大彻大悟,学佛,必须以慈悲为体,以智慧为用,这种智慧是真正的大智慧,而不是世间用的小聪明。 ,万物皆有灵性和佛性,按佛家的说法,狗也有佛性,那为什么没有看见狗来成佛呢?不要说狗了,就连万物之长的人类,成佛的又有几个人呢? 无论是灵性还是佛性,都需要开启的。就好像当年的和氏壁一样,如果不打磨就是一块顽石,打磨后才是一块宝玉啊。 按照一般的说法,每天修持念佛,只能为自己造福田,并不能得佛法的真谛。就好像当年神秀的那偈语: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这偈语为何没有得到五祖弘忍大师的认可,就是因为五祖说:“此偈语若是依凡夫之人,依此偈修行,自可证净修身正,不造恶业,不堕恶道。但若依此偈见解欲觅无上菩提,即了不得也。” 在给法器开光方面,佛道的方法很类似,殊途同归,并没有说全部都是殊途同归啊。我仅仅只是指出了在“开光”方面,佛道方法的相似性而已。你自己不是也承认道家和佛家有部分内容是殊途同归吗? 而且,开光和加持也是密不可分的,我有幸接触过佛道高人是如何开光一样法器的,我一个道友去西藏,看见十几个喇嘛给一样东西开光,程序非常复杂,而且由于功力不济,中途还累倒了几个喇嘛。 不知道你以为的开光是什么? 我只是想说,如果没有高深的功力和一定的方法,就不要谈真正的开光,记住,我说的是真正的开光,而不是现在一些寺庙那种形式上的开光。我在南岳衡山,那些和尚给我开光,几分钟就开光好了,无非就是念一下经,烧几根香,这样的开光,你信吗?没有经过法力的加持灌注,你以为开光的物品会有灵性吗? 记着一点作为原则,就百无禁忌,一字曰“敬”。那么,应该不会把佛相放在厨房、洗手间、杂物房的地方了,呵呵。通常都是厅堂比较明亮、端正的地方。 [COLOR=blue]四)[/COLOR] 佛家也有开光的法门的,持咒念经,开启玉石,灌注灵气于上,可以辟邪的,和道家开光殊途同归啊。 其实开光就是高僧或者是道家的高人,用特殊的法门,将法力灌注在有灵气、有能量的玉石或者是水晶等上,这些在小说中常常被神化成“法宝”,只不过这种开光极其麻烦,和修炼法宝很类似。我曾经有幸见识过一个高人开光,他设坛、做符、念咒,给一块玉开光,用了七天的时间。现在那块玉真是百邪不侵啊,驱邪效果之明显,让我也大为吃惊。而且还有护身的功效。 不知道大家看过冯精志老师写的《易侠张延生》没有,张延生有一次去一个朋友家,刚走到门口就往后退,他又往里面走,又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推了出来,他进了门,仔细的找房间里面有什么东西,原来是一尊古老的佛像在作怪,那个佛像是他的朋友从西藏带来的,由于众多喇嘛长年累月的对着佛像打坐念咒,不知不觉中有一股强大力量灌注到这尊小佛像上了,等于是为小佛像开光了,而张延生是学习道家气功的,小周天已经打通了,经脉敏感,立刻就能察觉到。 所以,开光是确有其事的,只是现在很难找到可以开光的人了。目前寺庙中真正修道的人很少了,以至于开光只是流于一种宗教的仪式,并无实际的意义在里面了,唉,可惜啊…… [COLOR=blue]五)[/COLOR] 每天修持念佛,只能为自己造福田,并不能得佛法的真谛。就好像当年神秀的那偈语: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这偈语为何没有得到五祖弘忍大师的认可,就是因为五祖说:“此偈语若是依凡夫之人,依此偈修行,自可证净修身正,不造恶业,不堕恶道。但若依此偈见解欲觅无上菩提,即了不得也。” |
![]() 认真学习,虚心求教; 仔细观察,多看少买; 专心揣摩,冷静出手。 玉人觅得,玉心依旧...... ![]() ![]() (转)心明则世明 心乱则世乱; 心清则世清 心浊则世浊 |
这篇文章转的好``我也曾经问过2个上师`关于开光的问题``他们所说的和山哥说的差不多``但佛教和道教的“开光”是不同的`` 大家要谢谢山哥转来这篇好文哦``` |
[QUOTE][b]下面引用由[u]水精灵[/u]发表的内容:[/b] 这篇文章转的好``我也曾经问过2个上师`关于开光的问题``他们所说的和山哥说的差不多``但佛教和道教的“开光”是不同的`` 大家要谢谢山哥转来这篇好文哦```[/QUOTE] 为什么没什么人来回顶? 大家互相补充完善内容啊! |
![]() 认真学习,虚心求教; 仔细观察,多看少买; 专心揣摩,冷静出手。 玉人觅得,玉心依旧...... ![]() ![]() (转)心明则世明 心乱则世乱; 心清则世清 心浊则世浊 |
哦,,,,,看得昏昏的. 不过先谢过山哥. |
还有没有,再转几个,我也想了解一下! |
本版的前身是“风水运用”版,虽然我对开光这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但相信楼主这个主题帖再加上下面这个帖,可以说将相关知识讲述得比较全面了。有兴趣的网友可以对照起来看。 [URL]http://www.jade.cc/Forum/Announce/Announce.asp?BoardID=128&ID=188249[/URL] |
![]() ![]() 栽竹载松,竹隐凰凤松隐鹤 培山培水,山藏虎豹水藏龙 |
好贴,灵光自在人心,我若虔诚,金石为开! |
宇宙万物,皆有灵性,关键一个缘字. |
一、中国古文献记载的大熊猫名称 古文献记载的大熊猫名称甚多。最早称貔貅。记载貔貅之名出现时代最早者,当是司马迁所说距今五、六千年前的“黄帝教熊、熊、貔貅、躯、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①。貔貅就是大熊猫,简称貔。一说貔之牡者为貔,牝者为貅”。最早的文献记载大熊猫名者,当属商朝末年之《尚书·牧誓》里的“如熊如貔”。而非写成于周宣王时的《诗经·韩奕》。更不是成书于战国前后的《尔雅》。《尔雅》云:“貔,白狐,其子■”③。郭璞注:“貔,一名执夷,虎豹之属。貔,音毗。毂,火卜切”。读烘。吴陆机《毛诗疏》说:“貔似虎,或曰似熊,一名执夷,——名白狐,辽东人谓之白■。”《汉书音义》:“■,白孤子。”可见大熊猫古称貔貅、白狐、执夷、白■,其幼子名■。 又名貘。《尔雅》说::“貘,白豹。”郭璞注:“貘似熊,小头,庳脚,黑白驳,能食铜铁及竹骨,骨节强直,中实少髓,皮辟湿。或曰豹,白色者别名貘。”宋邢呙疏:“释曰一名白豹。《字林》厶:“似熊而黄白,出蜀郡”④。为何名貘?李时珍解释说,其“皮为坐毯、卧褥,能消膜外之气(治风湿病),故字从膜省文”⑤。可见大熊猫古代又名貘、白豹。 又名躲。西汉扬雄《方言》说:“貔,陈楚江淮间谓之■”⑥。读来。西汉史游《急就篇》。唐颜师古注也说:‘‘貔,江淮陈楚谓之■,其子辣”⑦。可见大熊猫又名■,幼子又名貌(渎四)。 又名貊,简写作貊。《后汉书》说:”哀牢夷出貊兽”⑧。李贤注:“《南中八郡志》曰:貊大如驴,状颇似熊,多力食铁,所触无不拉。《广志》曰:貊色苍白,其皮温■”⑨。清吴玉措《别雅》说:“貊、貉、耕为一字””。可知大熊猫又名貊、貉、耕。 又名玄豹。《逸周书》云:“不令支玄豹”[11]。明吴雨在《诗鸟兽草木考》中说:“《王会篇》云:屠州有玄豹’,有毛白而文黑,谓之白豹,别名貊,似熊,小头,庳脚,黑白驳,能舔食铜铁及竹,骨节中实少髓”[12]。 |
![]() 认真学习,虚心求教; 仔细观察,多看少买; 专心揣摩,冷静出手。 玉人觅得,玉心依旧...... ![]() ![]() (转)心明则世明 心乱则世乱; 心清则世清 心浊则世浊 |
铁兽。西汉东方朔《神异经》云:“南方有兽焉,角足大小,形状如牛,皮毛黑如漆,食 铁饮水,其■可为兵器,其利如钢,名曰■铁。玮按:今蜀中深山亦有■铁兽”[13]。 食铁之兽。晋左思《蜀都赋》云:“戟食铁之兽”[14]。 啖铁之兽。东晋葛洪《抱朴子》说:“东方识啖铁之兽”[15]。 、文照。《庄子》云:“丰狐文厢,搏于山林,伏于岩穴,夜行昼居,求食江湖之上”[16]。 貊、狸。扬雄《方言》云:“貔,陈楚江淮之间谓之貅,北燕朝鲜之间谓之貊,关西谓之狸”[17]。清钱绎在《方言笺疏》中说:“貔为貊声之转”,“狸亦称猫也。古人命名,凡类相近,其名即相假”[18]。“谓狸为貔,亦同■与狸语之转耳”[19]。《广雅》亦说:“貔、狸,猫也”[20]。’ 猛豹。“猛豹似熊而小,毛浅而光泽,能食蛇食铜铁,出蜀中”[21]。 貊貊。《四川通志》说:“崃山有九折坂,出貊貊,似熊而黑白驳,亦食钢铁也”[22]。 上述貔貅、白狐、执夷、白朋、貔、貅、貉、■、貊、玄豹、白豹、■铁兽、食铁兽、啖铁之兽、文■、貊、狸、猛豹、貊貊等,皆为古之大熊猫名,■、辣为其幼子名。 *3000多年前的西周初年汇编的《尚书》和《诗经》,记述了貔貅皮(大熊猫皮)是皇帝进贡的珍品。貔像虎豹一样威武,把古代的勇士比喻为貔一样的威武英勇,以至军队打着“貔”、“貅”的旗号,象征着战无不胜。 |
![]() 认真学习,虚心求教; 仔细观察,多看少买; 专心揣摩,冷静出手。 玉人觅得,玉心依旧...... ![]() ![]() (转)心明则世明 心乱则世乱; 心清则世清 心浊则世浊 |
[QUOTE][b]下面引用由[u]水柔[/u]发表的内容:[/b] 好贴,灵光自在人心,我若虔诚,金石为开![/QUOTE] 同感,心诚则灵 |
![]() |
以前老听老人说开光什么的 现在才知道开光的真正意义 谢谢了 |
![]()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