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 1 8: 此主题共有9帖 此页9帖 每页12帖 | |
|

帖子主题: 蓝田玉和南阳玉 | |
|
蓝田玉和南阳玉
蓝田玉的名称初见于《汉书·地理志》,美玉产自“京北(今西安北)蓝田山”。其后,《后汉书·外戚传》、张衡《西京赋》、《广雅》、《水经注》和《元和郡县图志》等古书,都有蓝田产玉的记载。至明万历年间,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称:“所谓蓝田,即葱岭(昆仑山)出玉之别名,而后也误以为西安之蓝田也。”从此引起后世人的纷争,有的说蓝田根本不产玉,有的说即使产玉可能是莱玉(色绿似菜叶的玉石)。近些年,陕西地质工作者在蓝田发现了蛇纹石化大理岩玉料,认为它就是古代记载的蓝田玉(1978年11月23日《人民日报》)。这一发现不仅引起了寻找珠玉原料的地质界重视,也引起了考古工作者的兴趣。1982年,地质矿产部地质博物馆,展出了上述蓝田玉的原石。这种蛇纹石化强烈时,局部已经变成与岫玉相同的玉石了。玉质从外观上看,有黄色、浅绿色等不均匀的色调,并伴随浅白色的大理岩。这种玉石虽然不很美观,但因为蓝田地处西安古城附近,玉质硬度为4左右,容易加工,所以古人有可能采用做为装饰品。在汉代玉器中有两件很像现今的蓝田玉,一件是在陕西汉武帝茂陵附近出土的大型玉铺首嵌在古墓门上;另一件是故宫博物院藏的汉代玉佩。从这两件玉器玉质和色泽上看,很多地质学者都认为同现今的蓝田玉相似。但它是否真是古代的蓝田玉,则需加以进一步的考查。
南阳玉因产河南省南阳而得名,又因矿区在南阳的独山,故又称“独山玉”。
南阳玉色泽鲜艳,质地比较细腻,光泽好,硬度高,可同翡翠媲美。德国人曾称其为“南阳翡翠”,苏联地质学家基也夫林科曾把南阳玉归属于翡翠类型的玉石矿床。据河南地质工作者近几年的研究,探明南阳玉是一种蚀变斜长岩,组成矿物除斜长石外,还有黝帘石、绿帘石、透闪石、绢云母、黑云母和榍石等。经过显微镜鉴定,玉质含有多种蚀变矿物,蚀变作用以黝帘石化、绿帘石化和透闪石化为主。由于玉石中含各种金属杂质电素离子),所以玉质的颜色有多种色调,以绿、白、杂色为主,也见有紫、蓝、黄等色。
南阳玉硬度6~6.5。有玻璃光泽,多数不透明,少数微透明。化学分析的结果是:二氧化硅41~45%,氧化铝30.71~34.14%,氧化镁0.28~1.73%,氧化钾0.02~2.64%,三氧化二铁0~0.8%,氧化亚铁0.27~0.88%,氧化锰0.02~0.1%,三氧化二铬0.01~0.34%,结晶水0.23~0.74%,二氧化碳0.06~0.52%。南阳玉的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是:铬0.01~0.5%,镍小于0.1%,钒0.001~0.1%,锰0.01~0.05%,钛0.001~0.5%。
据文字记载,南阳玉在汉代已开采是无疑问的。近来考古出土的资料将南阳玉的开采推到商晚期以前。1952年李济在《殷墟有刃石器图说》中指出,殷墟有刃石器凡四百四十四件,其中有玉器七件,而这七件玉器的质料全是南阳玉。《安阳殷墟五号墓的发掘报告》中也指出,殷墟妇好墓中出土的七百余件玉器,其中四十余件标本经初步鉴定,“其多数与现代辽宁岫岩玉接近,少数与河南南阳玉接近,极个别的与新疆和阗(田)玉相似。”(《考古学报》1977年第2期)而1983年10月在四川成都“宝石讲座和学术交流会”上,河南省地质局在宣读关于南阳玉的一篇论文中说,在南阳县黄山出土一件南阳玉玉铲,经鉴定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产物,距今有六千多年的历史,可知南阳玉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被采用了。
资源来源:中国收藏网
|
 |  虚心向大家学习 |
|
没看见过南阳玉长的什么样。我这里有些个河南人做古玩生意不诚心,假货门人 |
1992年到南阳出差,买过南阳玉,感觉做工粗糙,预料也一般! |
 |  树立良好的风尚和形象,注重质量、明码标价、做“长久生意”,赚取“阳光下的利润”为目的和效果。玉田翡翠提供这样的平台……
QQ:36871208 旺旺ID:玉田翡翠 TEL:13808787368 华贵不贵.最具实惠.尽在玉田翡翠! |
|
独山玉的品种
1.绿独玉:包括绿色、灰绿色、蓝绿色、黄绿色,常与白色独玉相伴,颜色分布不均,多呈不规则带状、丝状或团块状分布。透明度自半透明至不透明表现不一,其中半透明的蓝绿色独玉为独山玉的最佳品种,在商业上亦有人称之为“天蓝玉”,或“南阳翠玉”。近年矿山开采中,这种优质品种产量渐少,而大多为灰绿色的不透明的绿独玉。所以,这种“天蓝玉”是目前独玉收藏市场上最热门的投资品种,尤其是一种被称为“白天蓝”的绿独玉,白底见翠,半透明,在独玉中价格最高,是很多人收藏家投资的第一选择。不过江建富表示,自古以来“玉以绿为贵”,可能以后随着人们对独山玉认识的越来越高,纯绿色的“天蓝玉”的价格可能会高过“白天蓝”的价格。 2.红独玉:常表现为粉红色或芙蓉色,深浅不一,一般为微透明至不透明,与白独玉呈过渡关系。此类玉石的含量少于5%。因为含量较少,所以此种玉石也收藏者选择的上品之一。 3.白独玉:总体为白色,乳白色,常为半透明至微透明或不透明,依据透明度和质地的不同又有透水白、油白、干白三种称谓,其中以透水白为最佳,最具有收藏投资价值。白独玉约占整个独山玉的10%。 4.黄独玉:为不同深度的黄色或褐黄色,常呈半透明分布,其中常常有白色或褐色团块,并与之呈过渡色。具有一定收藏投资价值。 5.褐独玉:呈暗褐、灰褐色、黄褐色,深浅表现不均,此类玉石常呈半透明状,常与灰青及绿独玉呈过渡状态。其中浅色的比较好,颜色太深的褐独玉收藏价值不大。 6.青独玉:青色、灰青色、蓝青色,常表现为块状、带状,不透明,为独山玉中常见品种。收藏价值不大。 7.黑独玉:又称“墨玉”,黑色、墨绿色,不透明,颗粒较粗大,常为块状,团块状或点状,与白独玉相伴,该品种为独山玉中最差的品种,除非是工艺特别好,否则没有太大的收藏价值。 8.杂色独玉:在同一块标本或成品上常表现为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特别是在一些较大的独山玉原料或雕件上常出现四至五种或更多颜色品种,如绿、白、褐、青、墨等多种颜色相互呈浸染状或渐变过渡状存于同一块体上,甚至在不足1厘米的界面上亦会出现褐、绿、白三色并存,这种复杂的颜色组合及分布特征对独山玉的鉴别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杂色独玉是独山玉中最常见的品种,占整个储量的50%以上。 上述分类中,除绿独玉及杂色独玉外,其它品种的主体颜色分布面积应占整个块体的90%以上。对于绿独玉,绿色部分浸染于白色独玉之中,当绿色部分面积超过20~30%时,即可称为绿独玉。除此之外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均称之为杂色独玉。 除了颜色外,工艺水平也是选择独玉的一个很重要的关键。由于独玉颜色多样,最适合做成摆件,尤其是杂色独玉,因此在选购杂色独玉时候,一定要注意其整体的设计、意境的表现、俏色的运用以及玉雕技术。只有设计别出心裁,意境深远,俏色运用生动,雕功精细的独玉才是收藏投资的首选。 |
 |  独玉共有十六种颜色“一色二色都是宝,三色四色都难找,五色六色天下少,七八九色是国宝”。每块独玉的色泽分布各不相同,因此每块玉均是根据玉石的颜色分布和质地设计出图案。即使图案相似,在市场上很难找到两款一模一样的挂件。每款独玉挂件均可称为是独一无二之作。 |
|
 97 1 8: 此主题共有9帖 此页9帖 每页12帖 | |
|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