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检索 电台

迷你方式显示论坛 RSS订阅此版新信息  

加入收藏 

使用帮助 

联系我们 
首页 >> 交流区 >> 论坛主区 >> 晓露青晖 >> 查看帖子
 新帖 新投票 讨论区 精华区 上篇 刷新 平板 下篇


 帖子主题: 喜欢宝姐姐吗?
 
头衔 湖畔水仙子

美女,离线

静日生香
职务 论坛版主
等级 天使
财富 4
积分 5106
经验 129820
文章 4849
注册 04-10-07 20:39
发表 2006-01-29 16:48:25 人气:525

三、嫁祸于人辩

宝钗的诗也好,酒令也好都表达了一种向上的心境,一种潇洒的情趣,她劝宝玉读书,我看也没错。这些情况各人有各人的看法,不说也罢,为什么?有的人说宝钗劝宝玉走经济之道是反动的,应该是去看西厢什么的。这当然是一种价值取向问题。但我大胆的反问一句:如果是你的儿子,你会不会让他不读我们社会规定的课程,而让他自由自在呢?虽然我们知道现在的教育方法和内容是有不少问题。

  宝钗最大的问题是“嫁祸于黛玉。”
  现在让我们回忆整个事情发生的过程。

  “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回中:
  宝钗刚要寻别的姊妹去,忽见前面一双玉色蝴蝶,大如团扇,一上一下迎风翩跹,十分有趣。宝钗意欲扑了来玩耍,遂向袖中取出扇子来,向草地下来扑。只见那一双蝴蝶忽起忽落,来来往往,穿花度柳,将欲过河去了。倒引的宝钗蹑手蹑脚的,一直跟到池中滴翠亭上,香汗淋漓,娇喘细细。宝钗也无心扑了,刚欲回来,只听滴翠亭里边嘁以喳有人说话。原来这亭子四面俱是游廊曲桥,盖造在池中水上,四面雕镂(木鬲)子糊着纸。
  宝钗在亭外听见说话,便煞住脚往里细听,只听说道:“你瞧瞧这手帕子,果然是你丢的那块,你就拿着;要不是,就还芸二爷去。”。。。。。。。又听说道:“嗳呀!咱们只顾说话,看有人来悄悄在外头听见。不如把这(木鬲)子都推开了,便是有人见咱们在这里,他们只当我们说顽话呢。若走到跟前,咱们也看的见,就别说了。”
  宝钗在外面听见这话,心中吃惊,想道:“怪道从古至今那些奸淫狗盗的人,心机都不错。这一开了,见我在这里,他们岂不臊了。况才说话的语音,大似宝玉房里的红儿的言语。他素昔眼空心大,是个头等刁钻古怪东西。今儿我听了他的短儿,一时人急造反,狗急跳墙,不但生事,而且我还没趣。如今便赶着躲了,料也躲不及,少不得要使个‘金蝉脱壳’的法子。”犹未想完,只听“咯吱”一声,宝钗便故意放重了脚步,笑着叫道:“颦儿,我看你往那里藏!”一面说,一面故意往前赶。那亭内的红玉坠儿刚一推窗,只听宝钗如此说着往前赶,两个人都唬怔了。宝钗反向他二人笑道:“你们把林姑娘藏在那里了?”坠儿道:“何曾见林姑娘了。”宝钗道:“我才在河那边看着林姑娘在这里蹲着弄水儿的。我要那牡唬他一跳,还没走到跟前,他倒看见我了,朝东一绕就不见了。别是藏在这里头了。”一面说,一面故意进去寻了一寻,抽身就走,口内说道:“一定是又钻在山子洞里去了。遇见蛇,咬一口也罢了。”一面说一面走,心中又好笑:这件事算遮过去了,不知他二人是怎样。
  谁知红玉听了宝钗的话,便信以为真,让宝钗去远,便拉坠儿道:“了不得了!林姑娘蹲在这里,一定听了话去了!”坠儿听说,也半日不言语。红玉又道:“这可怎么样呢?”坠儿道:“便是听了,管谁筋疼,各人干各人的就完了。”红玉道:“若是宝姑娘听见,还倒罢了。林姑娘嘴里又爱刻薄人,心里又细,他一听见了,倘或走露了风声,怎么样呢?”二人正说着,只见文官、香菱、司棋、待书等上亭子来了。二人只得掩住这话,且和他们顽笑。

  偷听终于发生了,宝钗使用‘金蝉脱壳’的法子使自己免于了尴尬,但却陷黛玉于不利的地位。事情的本身是没有什么好辩的,要辩的是宝钗这样做,是不是一种陷害,是不是一种阴谋,是无过失“犯罪”还是蓄意“犯罪”。我认为是无过失“犯罪”。

  为什么呢?
  在当时的情况下,宝钗如果让小红看见,那么小红“他素昔眼空心大,是头等刁钻古怪东西。今儿我听了他的短儿,一时人急造反,狗急跳墙,不但生事,而且我还没趣。”于是,宝钗第一是想躲开,而不是想:哈哈,机会来了,我可以将黛玉如何如何了。可惜的是“如今便赶着躲了,料也躲不及,”怎么办呢?
  我们可以设想几种情况:
  a :宝钗公开亮相说:小红你干的好事,我要去举报你;
  b :宝钗抱头而去;
  c :“少不得要使个‘金蝉脱壳’的法子。”

  ——如果是我,那么我肯定是对小红他们一笑,但宝钗在当时的情况下却是“故意放重了脚步,笑着叫道:”颦儿,我看你往那里藏!“——将黛玉推了出来。
  她说了黛玉,我感到她只能说黛玉才最合理。总不见得宝钗笑着叫道:”宝玉,我看你往那里藏!“或者”“凤姐,我看你往那里藏!”另外,宝钗是脱口而出——根据我的心理学说,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脱口而出的必定是自己最熟悉的人,因此说出黛玉是必然的,最合理的。宝钗是在陷害黛玉吗?不是。宝钗是在自我保护——在之前的所有描写中我们无法找到宝钗有陷害黛玉的迹象。人们所以说她是陷害,是因为黛玉和宝钗都与宝玉有关,如果宝钗当时说的是“袭人,我看你往那里藏!”那么也许没人会讲宝钗在陷害袭人了。

  说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一个问题:曹公他为什么要设计这个情节呢?而且很奇怪的是这节文字的开头,曹公竟用了两个“刚”字:“刚要寻别的姊妹去,忽见前面一双玉色蝴蝶”,“刚欲回来,只听滴翠亭里边亦喳喳有人说话。”——我感到这两个“刚”字好象有文章。我好象感到曹公也许猜到后人要怀疑宝钗陷害黛玉,故特特用两个“刚”字,来说明情况的突然,来为宝钗开脱。

  ——实际上钗黛合一,是曹公的本意,在合一之前,宝钗和黛玉是一个问题的
两个方面。我不相信,曹公会写宝钗蓄意害黛玉的情节。


情切切良宵花解语
相关帖子
    其实都蛮可爱的,有点毛病才真实,只要不害... (坐看云起,531,2006-02-27 19:57:35)
    比较喜欢袭人和晴雯两个女孩子 (小二,630,2006-04-01 23:14:37)
    关于惜春和入画的一节,在后40回里头是有... (wangrihong,525,2006-04-06 01:05:47)
    我个人的看法是男人喜欢秦可卿喔! (东方,414,2006-04-17 22:31:41)
    喜欢,虽然说大家都觉得她心机很深,但是,... (逍遥迷汤,695,2006-04-17 23:00:22)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相关帖共有41帖 此页5帖 每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