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头衔 湖畔水仙子

|
 静日生香 | 职务 论坛版主 等级 天使 财富 4 积分 5106 经验 129820 文章 4849 注册 04-10-07 20:39
|
|
 |
发表 2006-01-04 13:27:05 人气:1555 
论墨 高子说:古人很重视,如徐铉墨,叫“月团”的,价值三万金。唐玄宗墨,名叫“龙香”的,调剂可到墨精奇变幻的地步、李廷珪龙纹墨、双脊墨,千古叫绝。汉朝时,月给尚书令渝麋大墨。范丞相一墨,面上题字“五剑堂造”,底部题字是“天关第一煤”。金章宗苏合油烟墨,后人有想要得到这种墨的,拿一倍于同等重量的黄金去换,都没有找到卖主。景焕墨,名叫“香壁副墨子”。五代时,有朱君得柴珣小墨。韩熙载化松堂墨,名叫“玄中子”、“麝香月”、“龙煤”。张通造易水贡墨。怀民遗东坡墨,名叫“青烟煤”。又如供堂墨,渊云墨,兑州陈朗墨,元代有潘云谷墨、松丸墨、狻猊墨、松烟墨、九子墨、鱼吐墨、天雨墨、阳山石墨、化堑墨,浮提国金壶墨、雷公墨等,又如仲将之墨,一点如漆等品类,这些都是古代的名墨。 现代推崇的墨,以罗小华的为第一。罗的墨本来就很好,我曾见过的国朝初期查文通、龙忠迪墨、碧天龙气墨、水晶宫墨、新安方正牛舌墨等,都用石青粉填的字,墨的外表涂了一层赤金,是苏眉阳幼年时制造的,他又是师承李遗,而效法卧蚕小墨和世宗时邵格的墨。如方于鲁、寥天一九玄、三极、国宝、非烟等墨,也都是精品。从前,像汪中山翰史,最初制的墨,质地的精美是不亚于罗小华的墨的。那些精品,用豆瓣楠做的包装匣子,里面用红漆签上印款,将墨名题为太极、两猊、三猿、四象、五雀、六马、七鹇、八仙、九莺、十鹿等字样,看来都是用鸟兽取义来命名的。又还有玄香太守(玄香太守是墨的别称--译注)。小长墨四种:第一种名叫彘文,第二种名叫卧蚕,第三种名叫亚字,第四种名叫王阶;还有客卿四种小元墨:分别叫太极、八卦、圆壁、琼楼;另有松滋候四种小方墨:第一种名叫亚字,第二种名叫维文,第三种名叫九云,第四种名叫璃环;还有墨挺、墨柱等。我先将其中的几种试了一试,质地轻而墨色带紫,可算九玄、三极之墨了,似乎还在罗小华墨之上,真是神妙的佳品。现在的人见到的
,都是些次品,式样虽然相同,但墨的质地却不好。又如二十八宿元墨,更在上述次品之下了,所以名墨的名气就埋没而不流传了。到后来墨印尚存,但墨的质地已每况愈下,这样特为中山表明。我当典客(典客,南宋以后掌管郊庙祭识和朝觐赞礼事物的官员。--译注
)时,高丽国的使者赠墨给我,那墨的上面有梅花状的印纹,墨的颜色又黑又浓厚。 按我的观点,墨的巧妙作用,应求它的质地轻,墨色深青。闻它应没有香气,磨它应没有声音。如果是新砚新水,不可用力磨墨。忌讳磨快了,因为快了就会发热,一发热就要产生泡沫。用墨时应旋转着细细地磨。细磨时不要久停。尘埃污染墨,胶力便会使其像泥一样凝结起来。用过墨后要洗,墨积储不宜太满。藏的时间久墨胶才会老化,墨的作用才最好。用墨的方法,没有能超出我上述说法的。如果要论研究墨的精美,模式的巧妙,那么,方于鲁写的《墨谱》,好像是讲得极全面极精当的了。太奇了!方于鲁的《墨谱》啊! 有外来的人问:墨,只要适合使用就够了,何必去讲究它的奇妙呢?噫!不是好奇呀。墨的品质的精美不仅对现代有好处,而且存留起来对后代好处更多;不只文章书画等凭借好墨流传到今天,而且还要凭借好墨使文章书画流传到后世。譬如晋唐的书,宋元两代的画,流传了几百年,墨色依然如漆。书画的神气,常常要依赖好墨才能使它完好如初。如果是下等的墨,用浓了,见了水就渗入,使墨扩散变污
,用淡了,重新裱褙,神气便荡然无存了,要不了几年,墨迹也就脱去了。从此看来,研究如何发挥墨的作用的问题,也是出于好奇吗?只有懂得这一点才可以与他谈墨。所以李廷珪作诗道:赠尔乌玉玦,清泉砚须洁;避暑悬葛囊,临风度梅月。把墨视为宝的态度便可知了。又说:将墨藏在石灰尘中,即使遇上梅雨季节也不会发霉,这也是一种存墨的方法。 附朱墨法 制作朱墨的方法是:用好辰砂一两三钱,红朱二两,再用秦皮水煮胶,用清水浸泡七日七夜,倒去墨胶上面的清水,放到太阳光下渐渐晒到干湿适度为止,然后用墨印印上,放在砚里细细地磨,用起来很好。另一种方法是将花朱和玳黄磨点。 成嘉年间的朱砂墨,好极了! |
 情切切良宵花解语
 |
| 相关帖子 | |
[转帖]遵生八笺 (静日生香,28987,2006-01-04 13:15:35) | 叙古诸品宝玩 《十州记》载:周穆王时... (静日生香,1024,2006-01-04 13:16:11) | 三国时,东吴孙权从地下挖出一个白色玉如意... (静日生香,945,2006-01-04 13:16:46) | 唐彦猷制作了一块红丝砚台,自称是天下第一... (静日生香,2255,2006-01-04 13:17:45) | 清赏诸论• 论古铜色... (静日生香,870,2006-01-04 13:18:14) | 新旧铜器辩证 夏商周三代的铜器... (静日生香,1135,2006-01-04 13:18:38) | 新铸伪造 近来山东、陕西、... (静日生香,1126,2006-01-04 13:19:21) | 论宣铜倭铜炉瓶器皿 古代没... (静日生香,1629,2006-01-04 13:19:42) | 论古铜器具取用 上古时的铜... (静日生香,878,2006-01-04 13:21:01) | 论汉唐铜章古时的铜章,相继出土的... (静日生香,833,2006-01-04 13:21:22) | 刻玉章法 王心鲁说:雕刻玉... (静日生香,1303,2006-01-04 13:21:47) | 论定窑 高子说:定窑瓷器是... (静日生香,685,2006-01-04 13:22:07) |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相关帖共有47帖 此页12帖 每页12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