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检索 电台

迷你方式显示论坛 RSS订阅此版新信息  

加入收藏 

使用帮助 

联系我们 
首页 >> 交流区 >> 论坛主区 >> 晓露青晖 >> 查看帖子
 新帖 新投票 讨论区 精华区 上篇 刷新 平板 下篇


 帖子主题: [转帖]遵生八笺
 
头衔 湖畔水仙子

美女,离线

静日生香
职务 论坛版主
等级 天使
财富 4
积分 5106
经验 129820
文章 4849
注册 04-10-07 20:39
发表 2006-01-04 13:25:00 人气:882

画家鉴赏真伪杂说
    高子说:米元章讲过,好事家与鉴赏家本来就是不同的两种人;家里钱多,贪名好胜,遇到文物便收藏起来,这不过是被其声名所惑,故只能叫做好事;如果是鉴赏家,他们天资高明,广泛阅读各种传录,有的自己能画,有的能深解画的意境,每每得到一幅画,便把它视为珍宝天天进行品赏,就像面对古人一样,哪怕有歌舞声色奉送,也不能夺走这个爱好,这可以叫做真赏。但看画的方法,必须着眼于全面而且灵活,切不可偏执己见,一定要仔细地观赏古人运笔立意的精妙处
,不能马马虎虎粗略地阅读。评论山,要讲究起伏转换;评论水,要深究它的隐显源流;评论林木,则力求它深邃蓊郁而又深浅分明;人物画,要注意它面部、眼神和左顾右盼之态是否相互应和;四时的景色
,要能分出早晚阴晴
,而且烟云的动荡要富有情趣;花鸟的形态,必须观察它是否依风摇曳、含露欲滴、归巢觅食、翻飞鸣叫;依次到牛马昆虫,鱼龙水族,没有一物不取其神气生动,天趣涣然的样子于笔墨之外的,这才不失为真赏。若仅凭形似来要求绘画,那么街市上贴在壁上卖的画,凭它把人物花草猫狗画得多么逼真,这又怎么能谈得上取法于古人呢?再说古人的画,并不只是以形似物趣求得,还应该在运笔时没有停滞的痕迹,才能体现出天趣,就像书法的藏锋起笔才最妙一样
。赵松雪的诗写道: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应须八法通,正是说的这个。
    另外,好画不宜多裱,裱多了容易失去神气,也不宜用水去洗,更不可剪去破碎了的边条,最好的办法是细细地补足,让人像宝贝一样地珍惜古画,哪里只是像珍惜金玉那样。即使宋人离现在也并不久远,但他们的画在世上流传的已是很少,更不要说唐朝五代的画了!藏画的人,应该随时亲自检查点验,不要怕辛苦麻烦
,这是能否收藏画最关紧要的素质。
    画的失传,其原因有五点:古画存放的年代很久,纸绢已经变脆,加上经常打开卷合,略微使它弯曲,即便折损,破碎后也无法补救,此是失传的第一种原因。孩童仆役不了解收卷的方法,常常用两手指甲抓住画便卷起来,不顾画边的齐整,用轴干使力紧收,造成画里的绢素破裂,这是失传的第二种原因。遇到屋子漏水到处是湿的,老鼠咬、猫撒尿,梅雨季节画面因霉菌作用而变白,因不善于揩抹,立刻用粗布去擦摩,画面便一片接一片地破损脱落,这是失传的第三种原因。有的人把画拿给凡夫俗子看,他们不懂看画的方法,拿起一点靠近去看,画面绢素随即折断
;有的人挂画时疏忽大意,以致落到地上造成画卷折裂,再也不能补救,即使粘上衬纸也没有什么用处,这是失传的第四种原因。有的遇上战争或水灾,连年苦于流浪迁移,这是失传的第五种原因。更有那种破落子孙,没有见识的妇人,不懂得珍藏画卷,将其堆积起来使之腐朽变坏;有的儿女特别调皮,用笔去涂写画卷;有的在灯下看着玩耍,以致油污染透画卷,有时偶尔落到烛光上以致被烧损;有时挂画正遇狂风大作,使画被吹断刮裂。太多了,古画难于保存,就是由上述种种原因造成的。
    古人的名画,很少有对轴。如高尚的士人的画,多半是随兴偶然创作的,这些画天趣生动,人们便视作珍宝互相传看,怎么可能有对轴呢?又如高大的书斋精巧的房舍,哪里容得下四轴张挂呢?即使挂上对轴的也会缺少雅致的情趣了。世人将无名氏的画填上某人某人的款字,真是太可笑了。画院进呈的轴卷,都是有名的大家之作,但都没有落款,所以又何必见到画牛的画就说是戴嵩之作,见到画马的画就说是韩干之作呢?这正如《格古论》上说的:无名氏的画
,有许多上乘之作。如果说没有落名款的就不是好画,那就错了,殊不知没有落名款的,都是御府画。
    古时有善于画花草的,多半都不着墨,而用颜色来点染,也自有一种精神生机。又如画稿,即从前人的画稿,不经意的地方,也能看出其天机偶发,生机勃勃,落笔成趣,确实有许多神妙之处,也应该视作
珍宝收藏起来。


情切切良宵花解语
相关帖子
[转帖]遵生八笺 (静日生香,28991,2006-01-04 13:15:35)
    叙古诸品宝玩 《十州记》载:周穆王时... (静日生香,1024,2006-01-04 13:16:11)
    三国时,东吴孙权从地下挖出一个白色玉如意... (静日生香,946,2006-01-04 13:16:46)
    唐彦猷制作了一块红丝砚台,自称是天下第一... (静日生香,2256,2006-01-04 13:17:45)
    清赏诸论• 论古铜色... (静日生香,871,2006-01-04 13:18:14)
    新旧铜器辩证 夏商周三代的铜器... (静日生香,1135,2006-01-04 13:18:38)
    新铸伪造 近来山东、陕西、... (静日生香,1127,2006-01-04 13:19:21)
    论宣铜倭铜炉瓶器皿 古代没... (静日生香,1630,2006-01-04 13:19:42)
    论古铜器具取用 上古时的铜... (静日生香,879,2006-01-04 13:21:01)
    论汉唐铜章古时的铜章,相继出土的... (静日生香,835,2006-01-04 13:21:22)
    刻玉章法 王心鲁说:雕刻玉... (静日生香,1304,2006-01-04 13:21:47)
    论定窑 高子说:定窑瓷器是... (静日生香,685,2006-01-04 13:22:07)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相关帖共有47帖 此页12帖 每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