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头衔 湖畔水仙子

|
 静日生香 | 职务 论坛版主 等级 天使 财富 4 积分 5106 经验 129820 文章 4849 注册 04-10-07 20:39
|
|
 |
发表 2006-01-04 13:23:03 人气:903 
古今碑帖传布海内,何止千万,但《格古要论》中将两都
(洛阳、长安—译注。)十三省碑刻—一列出,自认为是收集得最广泛的,但似乎也较狭窄。我从前在燕地游历,当时和王鳞洲、梁浮山两位老先生一起拓印西山和附近的碑刻,我总共得到大约二三百种,还说没有拓完。即使是《法华》七卷,也全部有碑刻。照这样推算,天下碑帖计算得完么!我们这些人学习书法,应当在上古以来名家所藏各种体式的碑帖中,兼收广蓄,用来随时展示阅读,探求其字体的形貌笔势、转侧结构,像鸟兽飞走、风云变幻,像春夏秋冬四时交替,像天地起伏,像刀戈一样锋利,像弓箭一样强劲,去掉一点一折,字就像山崩雨骤一样不成了。而细笔画轻得像袅绕的烟雾和游动的丝缕一般,使人心胸开阔。笔锋纵横各有风格,众多学子不满足于小成功,精心苦炼后他们的书法也是可以扬名于当代。我将《书谱》上所评述的历代神品、妙品、名家碑帖抄录下来备考:
草书要领五卷,集晋代草书,为初学的人效法。草韵三种,各五卷。宋元时代刻本,吴郡后人重新摹刻。
周秦汉碑帖
周石鼓文史籀篆 秦泰山碑李斯篆峄山碑朐山碑章帝草书帖秦誓诅楚文蔡邕夏承碑郭有道碑九疑山碑石经隶书边韶墓碑师宜官八分书仙人唐君碑张公庙碑韩明府修孔子庙器碑刘跃井阴碑尧母词碑北岳碑郭香察隶华山碑张平子墓铭崔子玉书
魏碑帖
钟元常贺捷表 大飨碑文皇哀册文受禅碑刘玄州华岳碑上尊号碑
吴碑帖
王增恕延陵季子二碑吴国山碑
亚碑帖
王右军兰亭记笔阵图黄庭经金刚经怀仁和尚集右军行书乐毅论草书心经集王圣教序周府君碑北岳醮告文东方朔颂洛神赋比王大令书稍大集右军书牡丹诗大草书兰亭恐非真迹告墓文集右军书绛州重修夫子庙堂碑集右军书摄山寺碑智永集裴谯碑兴福寺碑集书临钟繇宣示帖平西将军墓铭集右军书梁思楚碑杨承源碑集羲之、欧阳询、褚遂良等书改高楼碑王涣之拖罗尼经幢羊祜岘山碑集右军书建福寺三门碑包府君
碑
宋齐梁陈碑帖 宋文帝神道碑齐倪挂金庭观碑齐南阳寺隶书碑梁茅君碑张泽书梁陶弘景痰鹤铭刘灵工坠泪碑 魏齐周碑帖 魏裴思顺教戒经北齐王思诚八分蒙山碑后周大宗伯唐景碑
欧阳询书萧子云章草出师颂天柱山铭 隋碑帖 隋薛道衡书朱厂碑张公瑾书龙藏寺碑魏瑷书上方守舍利塔铭史陵书禹庙碑虞世南书阴圣道场碑开皇三年刻兰亭记妙绝诸本 唐碑帖 唐太宗书魏徽碑李邕书李思训碑云麾将军碑庐府君碑僧智永真草千文陀罗尼经玄度十八体书僧亚栖千文李阳冰篆先侍郎碑张旭草书千文郎官帖僧怀素三种草书千文入市诗自叙帖圣母帖心经藏真律公二帖褚河南忠臣像赞
虞世南宝昙塔铭夫子庙堂碑破邪论龙藏寺碑 诸遂良文皇哀册临摹兰亭枯树帖临圣教序蔡孝子墓表小楷阴符经草书阴符经小楷度人经紫阳观碑真草千文虞世南龙马图赞李怀琳绝交书史惟则隶书千文于志宁十八学士像赞隶书薛稷升仙太子碑颜真卿元次山碑摩崖碑中兴颂北岳庙碑
草书千文戎坛记李含光碑祭伯文五言诗圆寂上人麻姑仙坛记争坐帖稿家庙碑东方朔画赞多宝寺碑放生池碑干禄字帖颜母陈夫人墓碑李北海阴符经娑罗树碑曹娥碑秦望山碑藏怀庇碑岳麓寺碑开元寺碑梦征篆教兴颂欧阳率更化度寺碑九成宫醴泉铭皇甫君碑虞恭公碑小楷心经真书千文金兰帖鄱阳铭欧阳率更梦奠帖唐太宗屏风帖韩择木荐福寺碑唐太宗李勣碑择木八分书臧希沈碑唐玄宗隶书孝经欧阳通道因禅师碑李阳冰篆书千文谦卦爻辞 城隍庙碑柳公权玄秘塔铭李晟碑薛平碑武侯词堂记玄度八分崔守成碑
唐明皇书金仙公主碑欧阳询千文陇兴寺四绝碑李华撰张从申书,李阳冰篆法慎师书额薛稷周封中岳牌僧行敦书遗教经孙过庭书谱王维书寿州紫极宫记牛僧孺隶书陀罗尼经柳公绰诸葛亮庙堂碑欧阳通益州碑熊君重修先师庙碑隶书索靖出师表
褚遂良乐毅论白鹤禅师墓灵记隶书李北海荆门行智永草书兰亭记
宋碑帖
苏长公真书韩文公庙碑醉翁亭记马券鱼枕冠记王郎帖归去来辞 表忠观碑洋州园池三十首金刚经楚颂帖黄涪翁书狄梁公碑此君轩歌书评行书晚游池塘诗大江东去词食时五观帖米元章章君表穹窿山赋山水歌龙井记壮怀赋天马赋行书千文蔡端明书东园记画锦堂记阅台堂记荔枝文葛刚正续千文陶谷抄高僧传姜夔续书谱佛印牛颂袁正己摩利支天经朱晦翁富贵有徐乐诗僧梦英篆书字源千文十八体
书 元碑帖 鲜于大常进学解行书千文夔子山白石篇清风岭诗宋仲温竹谱七姬权厝志赵松雪小楷度人经黄庭经乐论七观帖佑圣观碑兰亭十三跋 番阳君庙碑行书道德经
沈山寺碑东岳行宫碑行书千文大字千文玄元十子像赞真草千文
小楷千文洞玄经临兰亭帖行书归去来辞金丹四百字春夜桃李园宴记赵仲穆义田记乐善堂集赵诸帖雪头陀茶榜吴衍篆阴符经王翼篆四书宋克书社出塞九首宋燧小楷不自弃文周伯温四体千文吴志淳千文颜辉小楷孝经僧讷草书千文张即之金刚经
以上各种碑帖,概约列举流行于世间的来说的,我所看到的碑帖,宋代拓本和今人拓本各一半。但流传下来的赏玩中,铜器玉器耐久,因而保留下来的多,书帖容易损坏,因而留下来的少,加上战火毁,人世的沧桑变迁,哪里还顾得上一张碑帖纸片!磨来擦去,加上灰尘污染,其中有一两册幸存,散失民间,喜好它的人,无钱购买,不能识别的人,用它来盖东西,这又是一种劫难;真不知灾害会有多少,又怎能使古代书法作品得以聚在
一起,和它们握手倾谈,在书桌旁见到它们的风采。所以,收藏赏玩家们把宋书宋帖列为第一上品。现在如有人有幸得到一二件,便应当将它视为超过金玉的宝物,这才是最聪明的收藏家。我以前曾见过明朝开国皇帝朱元津的兰亭序碑帖,有周文矩画的萧翊二画赚兰亭序书帖的图卷,定武本有肥瘦二本,还有诸河南玉忱兰亭序四帖,整天当作宝物鉴赏,仿佛走进了兰亭社中,喝饮山阴流水,将半生俗肠全都洗尽,顿觉心目爽朗。
论帖真伪纸墨辩证
高子说:古字帖的真假,刚开始时,稍不留心细看,即不能识辩。
唐代萧诚伪造了一张古帖,拿给李邕看后说道:“这是王羲之的书法。”李邕高兴地说:“这的确是王羲之的真迹。”萧诚于是把实情诉了李邕,李邕又看,说道:“果然差点神韵。”从故事可以看出,李邕这些书法高手都如此,更何况低水平的人。南方的纸坚韧而薄,很容易拓上墨,北方的纸又松又厚,不很容易吸墨,所以,北纸拓的字帖如薄云赛过青天。因为北方用松烟制墨,黑色淡墨,不掺油蜡,所以墨色淡,拓出的字也常有皱折,不是用薄如蝉翼的纱布夹在碑和纸间拓的碑文;南方碑帖是用烟和蜡制墨拓的,所以墨色纯黑,表面闪光。现在的伪帖,大多用油蜡拓碑,间或也有人学习南方用松烟墨拓的,黑色似乎淡一点,而且拓碑时纸贴石太深,拓出的字不清楚,有边痕,着墨深浅也不均匀,墨浓处好像乌云生雨,墨淡处像白虹架空,非常缺乏典雅的情趣。只有选准见识少的外行,骗这些睁睛瞎。古碑帖裱装的次数愈多,经历的年代愈久远,其中墨浓的,像生漆一般硬,而且有一种不可比拟的奇香,来自纸和墨之外。如果用手揩,墨汁一点也不沾手,还有它纸面像碾磨过一样有光;纸也因年久而质薄,一用手接触就会脆裂,刻在边上的字以及转折的地方,并不存在墨水浸染的字迹。现在用浓墨拓的碑帖,用手轻轻一抹,整个指头都会被染黑。那些古拓碑帖纸色较旧,原来的主人摸弄观赏太久了,自然色旧。所以碑帖正面旧,可是背面颜色一直很新,因为古代的纸坚韧厚实而不易变质。现在假称古拓的碑帖,大多是用川扇纸、竹纸挂在灰炉烟熏和水染而成的古色,正反两面都浸透,两面都一样。如果在裱装好的纸底板上试着揭起一角,薄的易被撕裂,厚的纸质坚韧不会断裂。古拓碑帖就不像这样,薄的纸揭去,却坚韧不破,因为裱装时浆糊粘得多;揭厚的纸,反而破碎揭不起来,这是因年代久远,浆糊多纸易脆的缘故。刚才说的这些都是从外表相同的真假古碑帖来分析的。若从笔法、刀法来研究,翻开一看,即或是宋代拓的碑帖,它的美丑也看得出来,伪碑帖又怎么可能愚弄人呢!虽然如此,但是,近来吴郡的书法高手,假制古碑帖,用竖帘厚竹纸拓印,比制得十分巧妙。他们用表纱拓印的方法,拓好后,用草烟末香烟熏烤,火气就把纸质熏烤脆了,再用加药的浆糊裱装好,发出古碑帖一样的臭味,使碑帖完全没有一点新样子,这种赝品,拿在手上大多不易识破。这些人构思奇巧,制作精细,反能耀眼,鉴赏家要具通晓神灵般的水平去观察,方能识破。
兰亭边旁考异
《兰亭集序》第一字“承”笔画未断开,下笔的地方稍微有点转折。第二字“和”字的“口”下边横起那一划稍稍出头。“岁”字有一点,在“止”下面,“戈口”之右。“年”字是悬笔即书,向上凑满顶。“流”字的“云”,笔峰一弯,未加点。“在”字左边的“亻”字反着挑起。“是”字下边的“疋”字共点了没有断的三个点。“事”字的脚,斜飘起一竖,没有钩。“欣”字差右边一笔,写成早期草书起笔的样子,不是一捺。“抱”字“已”开口。“亦”字写得大些,下边是点的四个点。“兴感”的“感”字,“戈”边是直作一笔,不是一点。“未尝不”的“不”字,反挑脚的地方有一点损缺。“殊”字脚挑起带过一根。“趣”字的一捺,稍微向上卷起。
前边举这些例出来鉴赏《兰亭集序》真迹,恐怕我也没有看错。
《兰亭集序》碑帖的“五采损本”,是“湍”、“流”、“带”、“右”、“天”五个字损伤了。南宋景定、咸淳年间,贾似道叫门客参校《兰亭集序》碑帖各种拓本的不同和相同之处,选择多种拓本中最好的字,编辑成一本字帖,任命好工匠雕刻,过了一年,才制成这一帖本,帖后盖有“悦生堂”印章,很值得看重。
|
 情切切良宵花解语
 |
| 相关帖子 | |
论古玉器 高子说:玉器中甘黄色的是... (静日生香,630,2006-01-04 13:23:24) | 论剔红倭漆雕刻镶嵌器皿 高子说:宋... (静日生香,985,2006-01-04 13:23:49) | 遵生八笺•卷十五... (静日生香,796,2006-01-04 13:24:38) | 画家鉴赏真伪杂说 高子说:米元... (静日生香,874,2006-01-04 13:25:00) | 唐代人的纸硬黄短帘,绢纸则丝粗而厚,有捣... (静日生香,683,2006-01-04 13:25:49) | 论砚 高子说:砚为文房四宝中最... (静日生香,684,2006-01-04 13:26:09) | 涤藏砚法 好砚,砚池里的水不能... (静日生香,761,2006-01-04 13:26:39) | 论墨 高子说:古人很重视,如徐... (静日生香,1551,2006-01-04 13:27:05) | 论纸 高子说:上古时根本没有纸... (静日生香,573,2006-01-04 13:27:31) | 论笔 高子说:蒙恬创制笔时,用... (静日生香,529,2006-01-04 13:28:03) | 论文房器具 高子说:“文房器具... (静日生香,520,2006-01-04 13:28:24) | 砚山 砚山最初由米南宫所为,用南唐宝石... (静日生香,617,2006-01-04 13:29:04) |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相关帖共有47帖 此页12帖 每页12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