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头衔 湖畔水仙子

|
 静日生香 | 职务 论坛版主 等级 天使 财富 4 积分 5106 经验 129820 文章 4849 注册 04-10-07 20:39
|
|
 |
发表 2006-01-04 13:18:14 人气:871 
清赏诸论• 论古铜色
高子说:曹明仲《格古论》写道:入土千年的铜器,它的颜色如翠绿般纯青;入水千年的铜器,颜色却像瓜皮一样绿,都像玉石般晶莹润泽;不到千年的,即便呈青绿色却不晶莹润泽。”这只是说的一般情况,并非全都如此。比如夏商周时的铜器,到现在岂止千年,难道都是晶莹润泽并且都呈青绿而又各自纯色吗?如果说入土就呈青色,入水就呈绿色,那么,那些银白色、红褐色,黑色的古铜器,又是埋在什么地方的呢?凡是夏商周三代的器物,入土年代久远而又靠近山岗的多呈青色,因山气潮湿,久蒸久闷而成青色。靠近河水的多为绿色,因水气含盐卤,久浸久润而成绿色。我看见一件器物,有夏商周三代的款文和记录,半身为水所浸而年代又久,水干水涨留下的印痕有几层,这器物是人水者毫无疑问,可是它的颜色却是纯青的,它落在水潭底的部份约一寸见方,却呈黄绿色。由此看来,铜器入水绿,入土青的说法,难道一概如此吗?我想,铸造器物时铜质清洁晶莹而无杂质的,颜色多发青;有杂质的多发绿。譬如白金,成色十足的,作成器物,颜色是纯白的,久了就会发黑;成色不足的,作成的器物,久了就发红或发绿。这里谈论的是器物的质地,不是它的外形,道理是可以推知的。其它情况,如古墓中靠近尸体的铜器,呈水银色,可是水银色也分两种:有银白色,有铜灰色,特别是铜镜,多为这种情况。古代,死尸入棺多以水银防腐,前代死的人把铜镜一代代传下来,入棺时就用镜作随葬品,取它能照亮地府的意思。所以,墓中铜质清洁晶莹的随葬物,先被水银沾染,年代久了水银人骨,顺物满背成银色,千年后又白又亮,被称为“银背”。那些先受血水脏物污后才受水银浸润的器物,铜质原来不纯的,就呈铅灰色,年代一久,铜灰色不改,被称为“铅背”。那些有一半水银、一半青绿,被朱砂覆盖的铜镜,先被血肉污物腐蚀一半,日子一久就变成青绿色,其中半洁净的是因染了水银,所以,整个镜子的背面,青绿、水银二色相杂。现在品评铜镜,以银背为上品,铅背次之,青绿背又次之。还有,如果铅背铜镜埋在地下年代久远,就变成纯黑色,称为“黑漆背”,这种的价值又高些,可是,这种颜色很容易做假。至于古代铜鼎、铜杯也有水银色的,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铜器在墓中被水银扩散的气息沾染而形成,所以,铜器只有一个部分呈现水银色的情况。有时,墓地靠近有水银的地方,铜器也呈现水银色。所以,宝鼎一类青铜器没有全身呈水银色的,可是,钟磐一类器物,像这种情况的,一万件里就没有一、二件了。 上古的铜器,以质厚的为好,年月一久远,锈蚀人骨,质地变得松散脆弱,厚的还可以用,薄的如果稍稍一敲打,不破即裂。又比如没有青绿色,呈纯紫褐色的铜器,曹明仲认为纯紫褐色是人间流传的颜色,这不对。夏商周三代的铜器,因埋在地下,后世人才能搜集起来,一代一代传下去。如果说从夏商周流传到今,才有这种颜色,为什么能保存在世上不被战火销熔或破损而消失呢?这类器物是从高阜的古墓中发掘出来的,墓穴全由砖石砌成,器物在这干燥的穴内秘藏,又没有水土浸蚀,又无尸气污染,放在石案中,只有地气蒸发浸润,再加上原制精美晶莹,后来,器物变为褐色,而无其他杂色。所以,呈褐色的铜器,铜鼎居多,而小器物和秦汉两代的器物,呈褐色的就很少了。近来发现褐色上有青绿色小点,是因出土之后,人们用酸碱之味浸蚀过罢了,并非深入内里的绿色。故褐色上有云头片、芝麻点、朱砂斑和有翠绿雨雪点的铜器,是传世之宝物,并不是传世三五千年才成褐色。所以,古铜器以褐色为上品,水银色、黑漆色鼎为次,青绿色再次。若得到纯青绿色铜器,不含其他杂色,晶莹如水磨,光彩夺目,这种铜器又在褐色铜器之上。宣德年间的庙宇喜欢仿照褐色,所以那时的铜器以这种颜色居多。凡是出自夏商周三代的铜器,不只呈青绿晶莹润泽,它的质地、样式、花纹、落款及标记,都不是后代人所能仿效的,自然不容易伪造。若像曹明仲所说,一定要夏商周三代的铜器才有朱砂斑,这就大错了。宋元两代的铜器也有大片朱砂斑,像鱼卵大小的朱砂斑就更多了。只因铜器在墓中受死人血气浸染,便形成了朱砂斑。朱砂斑也有两三层叠起的情况,用刀刮或用其他东西摩擦,也不能去掉。难道只有三代的铜器如此吗?当然不是。研究古铜器的人们不能不考察!
|
 情切切良宵花解语
 |
| 相关帖子 | |
清赏诸论• 论古铜色... (静日生香,871,2006-01-04 13:18:14) | 新旧铜器辩证 夏商周三代的铜器... (静日生香,1135,2006-01-04 13:18:38) | 新铸伪造 近来山东、陕西、... (静日生香,1126,2006-01-04 13:19:21) | 论宣铜倭铜炉瓶器皿 古代没... (静日生香,1629,2006-01-04 13:19:42) | 论古铜器具取用 上古时的铜... (静日生香,878,2006-01-04 13:21:01) | 论汉唐铜章古时的铜章,相继出土的... (静日生香,834,2006-01-04 13:21:22) | 刻玉章法 王心鲁说:雕刻玉... (静日生香,1304,2006-01-04 13:21:47) | 论定窑 高子说:定窑瓷器是... (静日生香,685,2006-01-04 13:22:07) | 论藏书 高子说:用藏书来积累广... (静日生香,728,2006-01-04 13:22:32) | 古今碑帖传布海内,何止千万,但《格古要论... (静日生香,912,2006-01-04 13:23:03) | 论古玉器 高子说:玉器中甘黄色的是... (静日生香,638,2006-01-04 13:23:24) | 论剔红倭漆雕刻镶嵌器皿 高子说:宋... (静日生香,996,2006-01-04 13:23:49) |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相关帖共有47帖 此页12帖 每页12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