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头衔 湖畔水仙子

|
 静日生香 | 职务 论坛版主 等级 天使 财富 4 积分 5106 经验 129820 文章 4849 注册 04-10-07 20:39
|
|
 |
发表 2006-01-04 13:15:35 人气:28989 
[转帖]遵生八笺
简介: 遵生八笺共十九卷:清修妙论笺二卷;四时调摄笺四卷;起居安乐笺二卷;延年却病笺二卷;饮撰服食笺三卷;燕闲清赏笺三卷;灵秘丹药笺二卷;尘外通举笺一卷。本站收录燕闲清赏笺三卷,据倪泰一、俞炽阳白话译本校。
(不全我一定要把它弄全了)
遵生八笺
燕闲清赏笺上卷
高子说:心中没有焦虑的事,身体没有受到过多的劳苦,避开世俗虚名,顺应时事而安然处之、这就是世间所说的“闲”。可是,闲并非仅指行尸走肉、无所事事。如果有闲就玩棋。掷骰子赌博,这难道是君子看重的行为吗?谁适闭而修身养性,以使心情舒畅,使人一辈子愉快而安寿,这才算是真正得到“闲”了。我酷爱闲,一向好古。考察古代的学问、尧舜的训戒,好古喜求是为了弘扬孔子的训教。喜好它,考察它,一心探察它的精奥,如曲阜孔府柱下之石、秦代岐阳的石鼓、出土的宝剑和宝鼎、工匠制作的戈弓,古代的法典制度,古代帝王的思想精华都从其中得以体现,难道其价值仅是供人们剔择界室、搜集奇珍以饱耳福、眼福而单纯欣赏的吗?所以,我在闲时,广泛考察古代的钟鼎、礼器和青铜器,考察古人的书画及其规范的帖文,经窑烧制的瓷器和玉器古玩,以及文房四宝等,我全都细心研究,我还校正过不少鉴赏文章,辩证其是非,全都是有取有舍,以为己用。如果我听到或看到了什么古器著作,真正理解并确实从中有所发现,就常对这些古器著作加以参订和补充说明,仿佛用佛家的慧眼观察世界的法则,其他如焚香弹琴、栽花种竹的技巧,也没有不请教于行家里手的。事后,我都逐条详加说明,以此来增加自己独居的欢乐。我有时还在座旁摆着钟鼎,在案头放着琴书,在松窗下拓印帖文,在香房中打开图画,此时,窗前香气缭绕,栏杆间花影摇动,即或空着肚子,也会整天快乐得忘掉饥渴。书斋中的冰清玉洁,将人间的浊气污垢,一下子就洗涤得荡然无存了。清心寡欲,满志为乐,还有什么能比这更好的呢?我编成此笺,题名为“燕闲清赏”。
叙古鉴赏
《洞天清录》道: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如白驹过隙,非常短暂,可是因人世风雨而忧愁的人,约占三分之二,其中,能从忧愁中解脱出来而自得清闲的,仅有十分之一。更何况深明此理而能安享清闲之福的人,则仅有百分之一、二。在这百分之一中,又大多以音乐、女色为乐,根本不懂得我辈自有快乐之处!饱眼福而不贪女色,饱耳福最好也不在音乐上。在明窗净几的书斋中焚香,高朋满座,佳宾玉立,打开古人精美的书画作品,静心观赏形似鸟迹蜗行的书法,欣赏奇峰兀立河水长流的画幅,抚摸古钟宝鼎,目睹商周的文物书画,不禁挥毫,砚盘墨水如岩泉涌流笔端;既而抚琴作乐,琴声如金声玉韵响在耳畔,使人忘掉了身居凡间。人们所说的享受清福,那能超过这超凡脱俗的闲静之乐呢?《长庆集》说:厅堂中摆四张木榻,安两道素色屏风,置一张琴,各放几卷儒家、道家、佛家的经书。白居易即来这里作主人,抬头观山,俯首听泉,两旁还有竹树云石可以欣赏,从早到晚,目不暇接。一会儿景物相诱,灵气相随,外界和内心就相应和了。在这样的环境住上一夜,会感到身体宁静;住上两夜,会感到心情愉快;住上三夜,就会飘飘然,不知其所以了。《澄怀集)载:江南李建勋,曾经保存了一个一尺多大的玉磐,按住它的手柄,用沉香木节敲击它,发出的声音清脆激越。如有客人谈起粗俗的话语,便起身用力敲击几声,说道:“让这声音暂且表示一下我们的清澄吧。”这间竹屋里,他宣称有四位朋友:把琴称作“峰阳友”,把磬称作“泗宾友”,把《南华经》称为“知心友”,把湘竹称为“梦友”。传说周瑜曾经邀请赵子固,各自携带自己收藏的书画去湖上泛舟,相互评议欣赏。酒喝得正畅快,赵子固脱掉帽子,借酒披发使干,盘腿而坐摇晃着高吟《离骚》的诗句,旁若无人。将近黄昏,船入西泠桥,越过孤山,将船停靠在茂密的树林间,赵子固指着山脚树林最深幽的地方,瞪大眼睛惊叫道:“这就是洪谷子、董北苑两位大画家的得意之笔。”邻船的人听后惊叹起来,认为他真是下到人间的仙人。周公瑾、赵子固鉴赏古人作品,竟是这般浪漫狂放,自得其乐。 据说唐太阳能宗特别喜欢书法作品,收藏了王羲之真迹手书三千六百张,一律以一丈二尺长为一卷,其中,最为珍惜的只有《兰亭》一帖,挂在宝座右边,从早到晚观赏。忽一日,他对着儿子唐高宗耳语道:“我死后,将《兰亭》一帖与我同葬。”后来太宗去世后,高宗就用玉盒装《兰亭》帖,随葬在太宗的陵墓中。 陶贞白隐居在贝都山时,曾经珍藏着两把宝刀,一把叫“善胜”,一把叫“宝胜”。陶贞白挥舞双刀,双刀往往会飞,人们望见的,却恰似两条青蛇。唐代李德裕时,有一位老汉带着五、六个人,抬着一棵大桑树请求拜见。李德裕出门会见老汉,老汉说:“这棵大桑树我家三代人都把它视作宝物。现在我老了,被您的崇高品德所感动,听说你喜欢奇异之物,因此,把这棵大桑树敬献给你。这棵树中有奇异之宝,但必须要洛阳的匠人来砍它。”后来李德裕叫洛阳的工匠解桑木,做成二把琵琶,槽内生出两只白鸽,羽毛、翅膀、嘴、足,大小全都具备。因为工匠解木时厚薄不均,一只白鸽失去一只翅膀,保全完整的一只已进献给朝廷,那只独翅白鸽现在仍在民间。 李卫公珍藏了一根竹拐杖,是从大宛国得来的。这根竹拐杖质地坚实,方方正正的。其竹节如须似牙,四方对称。李卫公就把这根竹拐杖送给甘露寺的和尚,因他看重和尚的道行不凡。有一天,李卫公又经浙右,问那和尚道;“我送您那根竹拐杖没有坏吧?”和尚回答说”我已经把它修圆且上了漆了。”李卫公听后.叹息了好多天。
伪蜀国词人文谷去拜访刘光祚,刘光祚正好邀请了二位道士来欣赏他的桃核杯。两位道士来后,刘光祚取出桃核杯,只见该杯宽一尺多,杯上的花纹非常鲜明清晰,真是蟠桃核制成的。刘光祚说:“我年轻时云游华山,遇一道士赠给我的,我已珍藏了多年。座上的两位道士看后,一位拿出一粒白色的石园珠,珠上的花纹是两个孩童牵着神仙,人物的眉毛、头发全部具备,道士说是从麻姑洞拿到的;另一位拿出一方石头,宽一寸,长二寸五分,石上隐约有一蟠龙,鳞甲、头角、足爪、颈毛都看得一清二楚,道士说是在巫峡得到的。文谷高兴地说:“真幸运,我一天看到两件宝物!”
隋朝的仆射苏威有一面精美的镜子,太阳、月亮缺了几分,那面镜子也暗几分。苏威以为镜子左右被弄脏了,不放在心上。有一天,月亮缺了一半,他的镜子也暗了一半,苏威才把这面镜子当着宝物珍藏在柜子里。后来,听见柜中有雷声,打开柜子一听,原来是镜子发出的声音。
隋朝末年,广州喜爱收藏的和尚眼中有三宝:一是王羲之的“《兰亭》帖”;二是“神龟”,用钢制成,腹部容积为一升,装水后,它的脚就能行走,随便自在的离去;三是“如意”,用铁制成,光明透亮,它的颜色像水晶。
唐代书法家欧阳询外出看见一古碑,碑文是晋代书法家索靖所书,便勒住马观看了很久才离开。走了几步,却又下马站着观看,站累了又坐在布毯上观看,后来,他干脆睡在碑旁观看,几天后才离去。阎立本到荆州,初看张僧繇绘画的手迹,叹道:“此人徒有虚名罢了!”第二天,他又去看,叹道:“像近代的高手!”第三天他又去欣赏,叹道:“盛名之下肯定没有无本领之人I”他有时坐着,有时躺着。反复欣赏,天黑就在画壁下过夜,连续十天都不愿离去。 曹公做了一张斜床,可方便躺着看书。六朝人制作了一种“隐囊”枕.非常柔软.可以靠。制备这两样东西,都是为了用来方便看书的用具。《沧浪集》说:人的耳目清新旷达,不设圈套整人,内心就安闲,并且身体也安康,三刻之时人睡,傍晚之时起身。在安静庭院明亮的窗下,陈列图书史籍,弹琴饮酒以自乐。家有园林一处,其间有珍花奇石、曲池高台、池中游鱼,林间飞鸟,流连忘返,不知不觉已近黄昏。
赵子固是宋代王族的子孙,家中收藏的图书、钟鼎珍品很多,自己也擅长绘画。他后来在曾川得到一本五字不少的《兰亭》字帖,很高兴,连夜赶回嘉兴。船行至升山,大风卷翻了船。赵子固站在浅水处,手握《兰亭》字帖对别人说:“字帖在这儿,其他东西都不值得牵肠挂肚了。”事后,他在字帖末尾写道:“性命可轻,至宝是宝。”
米元章年少时就负有盛名,因皇帝恩准而任校书郎之职。后又改任太学博士。苏东坡说:“清雅脱俗的文章,超凡入神的学问,何时能见到,以洗文坛的毒气。我儿子拿着米元章的《宝月赋》琅琅诵读着,我躺着没听完,脚一伸就起来了。只遗憾共处二十年,我没能完全了解米元章有如此文才!这篇赋超过了古人,更不说当代人了!”米无章因喜欢京口溪山的胜景,就在那里定居下来,在城东修建了草堂,自己为草堂取名为“海岳”。米元章喜爱收藏书画和古玩,尤被黄太史看重。平生还喜好玉石,如发现谁家收藏有秀美而光滑的宝玉,他便穿了袍子,带着朝板,郑重其事地去拜访对方。他对玉石十分痴迷,所以被人们称作“石头丈人”。
|
 情切切良宵花解语
 |
| 相关帖子 | |
[转帖]遵生八笺 (静日生香,28989,2006-01-04 13:15:35) | 叙古诸品宝玩 《十州记》载:周穆王时... (静日生香,1024,2006-01-04 13:16:11) | 三国时,东吴孙权从地下挖出一个白色玉如意... (静日生香,945,2006-01-04 13:16:46) | 唐彦猷制作了一块红丝砚台,自称是天下第一... (静日生香,2255,2006-01-04 13:17:45) | 清赏诸论• 论古铜色... (静日生香,870,2006-01-04 13:18:14) | 新旧铜器辩证 夏商周三代的铜器... (静日生香,1135,2006-01-04 13:18:38) | 新铸伪造 近来山东、陕西、... (静日生香,1126,2006-01-04 13:19:21) | 论宣铜倭铜炉瓶器皿 古代没... (静日生香,1629,2006-01-04 13:19:42) | 论古铜器具取用 上古时的铜... (静日生香,878,2006-01-04 13:21:01) | 论汉唐铜章古时的铜章,相继出土的... (静日生香,834,2006-01-04 13:21:22) | 刻玉章法 王心鲁说:雕刻玉... (静日生香,1303,2006-01-04 13:21:47) | 论定窑 高子说:定窑瓷器是... (静日生香,685,2006-01-04 13:22:07) |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相关帖共有47帖 此页12帖 每页12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