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头衔 牛蛙/老虎/ssd

|
 ssdlhyxs | 职务 区版主 等级 大天使 财富 7 积分 5855 经验 229212 文章 5297 注册 04-02-24 00:53
|
|
 |
发表 2004-12-14 14:33:37 人气:113 
[QUOTE][b]下面引用由[u]Tuilindo[/u]发表的内容:[/b]
嗯,等。[/QUOTE]
转个主题你自己看罢(可能要先注册)^^
http://www.zyut.com/bbs/dispbbs.asp?boardID=18&ID=239&page=1
图片或者有版权问题,偶就不贴了,先来段文字~by同人
古玉玻璃光
说起古玉玻璃光,在许多藏家眼里,它的解释各有不同。有说拍照是拍不到的,有说“某君拍下的不是玻璃光,而是贼光”,更有说“我真的不知道,其实不存在”。在文物界也有人用玻璃光一词介绍古玉的面貌。并且从实践中得出了古玉玻璃光是不能盘玩,盘了则会消失的结论。那么,什么是古玉玻璃光呢?它的形成机理是什么?文博界见到的到底是什么样的玻璃光?为什么不能盘玩?盘玩后它的表面光泽会有什么变化?等等问题令人感到好奇,煞是有趣。
有时候用文字解说,不如用图片让读者自己观察感悟来的实际。所以下面让我们来看一张图,从这张图中或许能说明一些问题。
此件玉器为徐州博物馆馆藏品。出展时它的上方有六盏泠光灯,其中有一盏在它的上方。玉的平面在展台上呈现近10度的倾斜夹角。照相机抬高和玉平面尽可能的保持直角。所以它的光线照射效果应该属于折射范围。
从图上可以发现,在有光线折射的区域里,几乎都集中在有沁色的地方。没有沁色的地方本应该也出现,而事实是同属一个光源强度光线照射的地方,却在没有沁色的地方不出现了光的折射现象。这正好说明了有沁色的地方,表面的氧化膜的光洁面,强于没有受沁色的地方。这种膜样的光泽,确实不能多盘摸,这在同馆出展的几件玉壁、玉璜上可以得到证实。那些尚留有盘摸者的手指纹的器物上,仅仅残留了一些星点状的折光面。
那么,我们如果把这种特殊条件下产生的氧化膜现象,约定俗成地称为玻璃光的话,那种抛光面非常好的玉器表面光泽,该称为什么呢?事实上,它被人们称为玻璃光泽。这种光泽的强度与组成宝石的矿物折光率和结构的粗细程度有关。一般情况下矿物的折光率高则结构细腻,所以它应该属于精加工面接受光源照射的现象。它的光洁面是不怕人盘摸的。我们知道当光线由一种媒质射向另一种媒质时,在两种媒质的平滑分界面上,被分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这个平滑分界面越光洁,其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效果就越好。所以在同一个抛光面上,有的地方有,有的地方没有,那么结果必然的只有一个,某处的光洁面产生了变化,变化得比另外一处更高了。而光洁面产生了变化的原因,由墓葬的情况决定了它不可能在入土后再二次分段加工。所以只有玉器在高度缺氧的状态下产生的沁色,一旦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其氧化的加速程度是可想而知的,其结果应该是玻璃光产生的直接原因。
|
  |
| 相关帖子 | |
[QUOTE][b]下面引用由[u]Tu... (ssdlhyxs,113,2004-12-14 14:33:37) | 多谢老大。不过有点不明白。。。其实我... (Tuilindo,103,2004-12-14 16:55:02) | 是啊。。。光泽和抛光程度是有关系的,但折... (ssdlhyxs,79,2004-12-14 17:13:42) | 嗯,我理解。在介绍矿物/宝石的物理性质的... (Tuilindo,78,2004-12-14 17:17:16) | 等会答你~现在买卖区正热闹呢,头痛ing (ssdlhyxs,107,2004-12-14 18:04:26) | ...抛光面非常好的玉器表面光泽,该称为... (爱玉人,97,2004-12-14 23:54:00) |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相关帖共有27帖 此页6帖 每页12帖 |
|
|